谷歌和环球音乐正在就如何为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授权艺术家的声音和旋律进行谈判。
预计双方将讨论为粉丝开发一种工具的可能性,即个人可以制作人工智能歌曲,但会向相关版权方支付费用。艺术家们可以选择加入这个过程。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双方的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没有立即推出产品的计划。
最近,粉丝们流行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制作深度假音乐,模仿艺术家的声音和节奏,让他们看起来像是在唱别人的歌,甚至是新作品。
在TikTok上,有几个病毒式传播的视频,令人信服地模仿了人工智能制作的艺术家的曲目,这些视频通常没有征得创作者的同意。
今年早些时候,TikTok用户发布的一首以人工智能生成的人声为特征的歌曲,类似于德雷克和威肯的人声,被环球音乐集团从流媒体服务中撤下,理由是“使用生成人工智能侵犯内容”。
最初的视频以《Heart on My Sleeve》为主题,在TikTok上有1500万次观看,并在流媒体服务上分享,在Spotify上获得了60万次播放。
德雷克作为艺人的知名度意味着他经常成为深度造假歌曲的受害者,此前他曾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他对Ice Spice歌曲的说唱录音是“最后一根稻草”。
跳过过去的通讯推广
通讯推广后
谷歌和环球之间的谈判正值音乐行业一直在努力应对人工智能之际,模仿艺术家声音的新技术的发展被视为一种日益严重的威胁。
唱片公司已经表达了对知识产权和版权所有者保护的担忧。
华纳音乐集团首席执行官(CEO)罗伯特?金科尔昨天表示:“在人工智能音乐方面,艺人应该有选择的余地。”他说,WMG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表演者有选择的权利,“对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他们的声音更珍贵,保护他们的声音就是保护他们的生计,保护他们的形象。”
Gunnercooke LLP的知识产权合伙人Rosie Burbidge表示:“如果音乐本身是人工智能生成的,那么我们就处于更明确的侵犯版权的领域,如果有可能证明生成音乐的人工智能是使用特定的版权作品进行训练的,并且音乐或歌词有相似之处,那么就有更大的能力防止这种使用,因为它可能是侵犯版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