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请求议会对国家持有的价值数十亿先令的无人认领资产展开调查。多年来,人们对这些资产与其合法受益人重新统一的担忧日益加剧。
被提名的参议员格洛丽亚·奥沃巴上周在参议院声称,属于死者的价值约100亿先令的无人认领的资产可能被挪用,其中约5亿先令被她称为无法解释的可疑审计费用。
无人认领金融资产管理局(UFAA)——负责重新统一数十亿无人认领资产的机构——一直坐拥数十亿闲置现金、股票和股息。
然而,根据最近由国家支持的审计长报告,该公司一直在努力调和其合法所有者日益增长的运货量。
去年(2023年),由首席执行官约翰·姆旺吉(John Mwangi)领导的无人认领金融资产管理局披露,它持有超过600亿先令的无人认领资产。
考虑到50公里的Thika高速公路花费了纳税人320亿先令,600亿先令可以用于两个这样的项目,突显了无人认领资产的巨大规模。
这些无人认领的资产还可以为内罗毕高速公路建设提供75%的资金,该高速公路连接韦斯特兰和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JKIA)。
无人认领的资产包括330亿先令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17亿股股票,总计300亿先令。
所有持有人必须在每年11月1日或之前申报和交出无人认领的金融资产。如适用,亦鼓励持有人提交零申报表。
这些资金主要由保险公司、银行、养老金计划、律师事务所、手机钱包和Saccos等机构持有。
“可悲的是,这些钱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人留下的。它实际上是在死者的坟墓上跳舞。”
该法律允许UFAA向任何实体(包括银行或Saccos)收取相当于所持资产25%的罚款,这些实体未能交出无人认领的资产。
此外,在提交之前,当局对资产每停留一天征收7000先令至50000先令的罚款。
法律要求控股公司在宣布无人认领并将其转交给联邦航空局之前,先寻找资产的合法所有者。
“当我们有一个运作数十亿美元的国家机构无法解释这些钱的去向时,这些钱可能会被掠夺。同一家机构无法解释他们声称花在审计服务上的5亿先令。”
“无人认领金融资产管理局有高达100亿先令的差额,”她说。
该机构于2014年开始运作,其任务是从这些资产的持有人那里接收无人认领的资产,保护这些资产并将其与合法所有者团聚。
“如果我们要审慎的财政紧缩措施,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是看着我们的支出方面的花费甚至在参议院我们还应该确保这些国家机构,其中一个被UFAA审计,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国家的额外资源以及如何多样化或使用这些资源来帮助我们在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Orwoba说。
UFAA主席Kigo Njenga和首席执行官John Mwangi没有回应Standard对所谓审计问题的大量询问。Njenga先生是加通都北部的前国会议员和基安布县的前财政执行官。姆万吉将于今年年底任期结束时离任。
奥沃巴对UFAA的运作表示担忧之际,肯尼亚审计长南希?加通古(Nancy Gathungu)最近也对无人认领资产的安全发出了类似的警告。
虽然管理局从2014年开始从持有人那里接收无人认领的资产,但从2016年开始将这些资产与受益人重新统一。
根据审计长对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的报告,截至2022年6月,来自持有人的收入为22,614,997,000先令,而支付的索赔总额为6.049亿先令,相当于银行等持有人汇出的总资产的近3%的统一率。
据审计长南希·加通古说,管理局没有以高效率和有效的方式履行其追查无人认领资产并使其与受益人重新统一的任务。
大部分无人认领的财产,除了没有立遗嘱外,还因为死者没有将财产通知受益人。
据说,富有的肯尼亚人也不愿向国家索取闲置资产中的钱。
Ufaa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中很大一部分(60%)包括来自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休眠活期账户和储蓄账户中的存款和现金。
UFAA首席执行长姆旺吉(John Mwangi)早些时候说,包括Mpesa在内,约有20亿先令的移动货币基金未被收回。
过去,Ufaa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数百名受益人的姓名,供他们的亲属查询和申请索赔。
亿万富翁企业主、前强大的政府官员和著名政治家都在名单上。
肯尼亚前总理奥廷加(Raila Odinga)和前内阁部长卡鲁姆(Njenga Karume)的家人此前未能向政府申报数十亿先令的资产。
UFAA早些时候透露,这两个家庭没有索取已故奥廷加的儿子菲德尔·卡斯特罗和齐贝吉时代的前政治家的数百万美元现金。
国家机构当时敦促这两个富裕家庭认领这笔“数额可观”的现金。
根据透明国际的说法,肯尼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治理不善,公共资金腐败,掠夺了肯尼亚2700亿先令,相当于每年政府年度预算的25%到30%。
根据去年(2023年)发布的一份名为“肯尼亚非法资金流动”的报告,这对该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耗尽了该国可用于公共项目的资金。
报告指出,腐败的政府官员经常利用代理人网络和空壳公司在海外洗钱,而教育、卫生和安全等通常在每个预算周期获得最多政府拨款的部门,也见证了最大的腐败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