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充满科技进步和全球威胁的世界里,世界末日时钟是人类接近自己造成的灾难的鲜明象征。
1947年,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科学家们创造了这个时钟,它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计时器,用来追踪我们离用自己的技术摧毁文明还有多远。
截至2024年1月23日,《原子科学家公报》,一份独立的,第非营利组织,将世界末日时钟设置为90秒北纬至午夜。
这是时钟最接近毁灭的象征时刻,强调了核风险、气候变化和破坏性技术等生存威胁的紧迫性。
世界末日时钟最初是对冷战期间核威胁的回应。它的创造者,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j·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等名人,试图以视觉方式展示核武器带来的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钟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其他人为威胁,特别是气候变化和生物风险,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滥用。
每年,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公报》科学与安全委员会都要共同努力来分析当前的事件,并决定分针是离午夜更近还是更远。
他们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环境灾难以及可能失控的技术进步。
1991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时钟离午夜最远的一次是17分钟。然而,最近的事态发展导致了严峻的前景。乌克兰战争、大国核武库现代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2023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都促成了最新的设定。
世界末日时钟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发出了严峻的警告,还在于它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它提醒我们,我们面临的威胁是人类选择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人类干预来减轻。
《公报》强调,这个时钟不是为了引起绝望,而是为了激励公众、政策制定者和科学家为减少这些生存威胁而努力。
从本质上讲,末日时钟是提高意识和宣传的有力工具。它概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动荡和我们所承担的集体责任,使我们的星球远离灾难的边缘。
现在距离午夜还有90秒,传达的信息很明确: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就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