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一位开创性的物理学家为了组建家庭而放弃了博士学位,她从她以前的大学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
1948年,98岁的罗斯玛丽·福勒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跟随塞西尔·鲍威尔做博士研究时发现了介子粒子,并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福勒的发现引发了粒子物理学理论的一场革命,而且它一直被证明是正确的——预测了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的希格斯玻色子等粒子。
但1949年,她没有完成博士学位就离开了大学,嫁给了同为物理学家的彼得·福勒(Peter Fowler)。她后来说,这个决定很务实,因为她在战后食品配给时期生了三个孩子。
现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保罗·纳斯爵士在她位于剑桥的家附近举行的私人毕业典礼上授予她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福勒说她感到“非常荣幸”,但补充说:“从那以后我没有做过任何值得特别尊重的事情。”
纳斯称赞福勒的“严谨的知识和好奇心”,他“为重要的发现铺平了道路,这些发现继续塑造着今天物理学家的工作,以及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22岁时,福勒在观察不寻常的粒子轨迹时发现了一些东西——一种衰变为三个介子(一种亚原子粒子)的粒子。
她说:“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这就是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这非常令人兴奋。”
这条轨迹后来被标记为K,是一种未知粒子的证据,现在被称为K介子或K介子。
K轨道是曼彻斯特同事之前看到的粒子的镜像,但他们的轨道衰变为两个介子,而不是三个。试图理解为什么这些图像是相同的,但表现不同,有助于导致粒子物理理论的革命。
在发现后的第二年,福勒离开了大学,并在三篇学术论文中发表了她的发现。
福勒于1926年出生在萨福克郡,从小就擅长数学和科学,但他发现写作是一项挑战。她是她那一年里唯一一个上大学的女孩。
她成为第一批获得物理学第一名的女性之一,她的三个孩子继续学习科学。
她的女儿玛丽·福勒(Mary Fowler)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和地球物理学,并在瑞士、加拿大、伦敦从事学术工作,最后在剑桥大学担任达尔文学院(Darwin College)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