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的20年里,澳大利亚人詹姆斯·埃尔德访问了苏丹、索马里、乌克兰和莫桑比克。他见过战争和饥荒。他从未见过像加沙那样的恐怖。
埃尔德在加沙地带旅行了一周后,在南部城市拉法说:“这次袭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规模、凶残和无处不在。”
“每次我一转身,就会看到另一个可怕的、令人心碎的故事。
“几天前,我在医院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失去了一只眼睛;他的妹妹是个害羞的女孩,她的脸因烧伤和弹片而严重毁容。
“两米开外是一位被截肢的母亲,她的丈夫也被截肢了。
“这些场景随处可见。这就是加沙令人心碎的不同之处。”
由于房屋沦为瓦砾,道路被毁,人们在寒冷的街道和海滩上睡觉。他们终于睡着了,却在凌晨3点被炸弹的爆炸声惊醒。
“炸弹威力巨大,整座建筑都在摇晃。感觉就像躺在棺材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发言人埃尔德说。在此之前,他是一名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
从北部的贾巴利亚(Jabalia)到南部的拉法(Rafah),他走过了整个加沙地带,他所见过的最棘手的地方是汗尤尼斯(Khan Yunis)。战前,它是加沙地带的第二大城市,拥有大约20万人口,并以其充满活力的露天市场而闻名。
埃尔德说:“现在它完全被摧毁了,到处都是废墟。”
“在我为联合国工作的20年里,我从未见过像汗尤尼斯这样被摧毁的城市。”
经过六个月的冲突,伤亡惨重。据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卫生部称,加沙有超过3.2万人被杀。10月7日,哈马斯在加沙附近的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动恐怖袭击,造成1200人死亡,另有250人被扣为人质。以色列说,哈马斯继续扣押大约100名人质和30名在10月7日被打死或在囚禁期间死亡的人的遗体。
然而,在以色列和哈马斯(自2005年以来一直统治加沙的激进组织,澳大利亚将其视为恐怖组织)之间六个月的战争之后,加沙的孩子们营养不良,瘦得像纸一样。
“今天一个小女孩牵着我的手,问我要一个西红柿,”埃尔德说。“一位母亲告诉我,她的女儿经常梦见吃黄瓜。这是这里的孩子们的梦想。”
他遇到过一些孩子,他们的整个家庭——母亲、父亲、兄弟姐妹、阿姨、叔叔、堂兄弟姐妹——都去世了。
“这些情况甚至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你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当加沙人遇到外国人时,他们会不顾一切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埃尔德说:“他们认为,如果世界知道他们今天所承受的痛苦,那么世界当然会对此采取行动。”
悉尼心理学家Scarlett Wong自3月中旬以来一直在加沙接受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的委派。她描述了一个不和谐的天际线:几十只五颜六色的自制风筝欢快地飞舞,旁边是投掷烟雾弹的飞机。
“这和我所看到的没有可比性,”黄说。在2023年造成53000多人死亡的地震发生后,她曾在乌干达的难民营和土耳其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
她说:“在其他人道主义情况下,人们可以逃离,平民的生命被视为重中之重。”
在其他危机中,苦难通常不是人为造成的。
“这是我所经历过的唯一一种情况,帮助和救生援助几分钟就到了,但却被拒绝。
“这里的整个社区都被夷为平地,民用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人们正在死于人为的饥饿。”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警告说,加沙北部的饥荒迫在眉睫,如果不增加粮食供应,超过100万人将面临灾难性的饥饿。
以色列加沙协调和联络管理局负责人泰特罗上校这个星期对记者说,以色列相信每天都有足够的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据我们所知,根据我们的分析,加沙没有饥荒,”他说。
泰特罗在向加沙北部运送物资的新入口96号门发表讲话时说:“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扩大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的能力。”
埃尔德反驳说,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这样的援助组织面临“大量不必要的限制、拒绝和漫长的审批过程”。
“在离开我们的仓库和运送物资之间,救援物资必须卸下来,再装上四辆不同的卡车。我们被安排了一条从南方到北方的最艰难的路线,那里即将发生饥荒。从南到北35公里,今天一辆卡车要花10个小时。”
他说,如果以色列同意国际社会的呼吁,重新开放埃雷兹或卡尼过境点,让更多的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北部,这个问题就可以立即得到解决。
“灾难性的营养状况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你打开这些通道,你可以在一周内修好它,”埃尔德说。
对加沙人民来说,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而且还可能变得更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持认为,以色列必须在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发动军事进攻,以实现击败哈马斯的目标。
估计有150万人在拉法避难,大约是该市正常人口的五倍。
当被问及在加沙最让她感到惊讶的是什么时,Wong说,是她遇到的孤儿和无人陪伴儿童的数量,尤其是在拉法。
“拉法挤满了人,没有空间或安全的地方为这些孩子提供庇护,”她说。
埃尔德将拉法描述为“儿童之城”,他说:“加沙的恐怖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在一个儿童的城市里进行军事入侵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拉法是加沙最后的希望。他们已经无处可去了。”
通过新闻、观点和专家分析,打破联邦政治的喧嚣。订阅者可以注册我们每周的Inside Politics时事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