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合国际社)——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尽管总体上有所改善,但在2023年9月21日,地球大气层周围的臭氧层空洞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12大单日大小。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周三的一份新闻稿中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进行的卫星和气球测量,2023年南极臭氧空洞在9月21日达到了1000万平方英里(2600万平方公里)的最大值,这是自1979年以来的第12大。”
臭氧层在阻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臭氧层就像地球的天然防晒霜,因为平流层的这一部分保护我们的星球免受太阳有害的紫外线(UV)辐射,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对紫外线的保护减少,而紫外线会导致晒伤、白内障和皮肤癌。”
野火烟雾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TEMPO首次发布了北美污染数据,亚利桑那州和南加州在雷暴袭击东海岸时发出了高温警告
1985年,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严重破坏,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臭氧洞。
科学家们很快达成共识,即氯氟烃(俗称CFC’s)是一种用于气溶胶喷雾剂的化合物,是臭氧消耗背后的重要驱动力。
1987年,多个国家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逐步禁止生产氯氟烃。
2016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自《蒙特利尔议定书》生效以来,臭氧层已经显著愈合。
今年1月,一个由联合国支持的小组发现,臭氧层正在愈合,大约需要40年才能恢复。
“《蒙特利尔议定书》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梅格·塞基(Meg Seki)说。
美国宇航局表示,总体而言,臭氧水平有所改善。
美国宇航局臭氧研究小组负责人保罗·纽曼说:“人类产生的氯化合物水平下降,加上南极平流层活跃天气的帮助,今年的水平略有改善。”
研究人员推测,2022年1月Hunga Tonga-Hunga Ha'apai火山的喷发导致了2023年探测到的更大的臭氧空洞。
纽曼说:“如果汤加没有消失,今年的臭氧空洞可能会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