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鹦鹉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夜行鸟类,曾经在澳大利亚内陆繁衍生息。然而,19世纪后期,殖民者和野生捕食者的到来导致了该物种数量的几乎灾难性的下降。事实上,这种充满活力的绿色鹦鹉被认为已经灭绝了大约一个世纪,直到1990年在昆士兰州西部发现了其中一只。
虽然这对科学家来说是鼓舞人心的,但有一个问题:标本已经死亡。16年后,另一只死夜鹦鹉被发现。直到2013年,一位博物学家才在昆士兰州西南部发现了一个小型的活种群。从那以后,这个物种已知的数量只有几十只,夜鹦鹉仍然是地球上最难以捉摸、也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
然而,现在,一支由土著护林员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西澳大利亚大沙漠的Ngururrpa人管理的土地上发现了多达50只夜鹦鹉。他们的项目得到了澳大利亚国家环境科学计划弹性景观中心的资助,他们的新结果发表在周一的《野生动物研究》杂志上。
“自2019年以来,我们恩古鲁尔帕游骑兵一直在寻找夜鹦鹉。首先,我们认为它们只生活在一个地区,在我们邻居的国家,但后来我们开始在我们的地区进行检查,最终发现了它们在这里的证据,”该研究的合著者、恩古鲁尔帕护林员克利福德·桑菲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仍在寻找他们,以确保他们的安全,我们仍在寻找他们。”
夜鹦鹉通常很难被发现——这一事实在土著文化中早已有记载。这种难以捉摸的物种在浓密的刺状灌木中建造隧道和巢穴,并在夜间出现觅食种子。发现这种生物被称为“观鸟的圣杯”。
在他们的工作中,护林员发现了夜鹦鹉的实物证据,包括羽毛和有蛋的巢,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好兆头,”鲁迪·麦克斯韦尔为NITV写道。几年前,他们甚至拍到了一张罕见的夜鹦鹉的照片——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四张这种鸟的照片。在过去的100年里,只有不到30人见过活的夜鹦鹉,这次遭遇使这个团队成为其中的一员。
然而,新的突破来自于可靠的数据。护林员利用他们对环境的了解,将鹦鹉的广阔栖息地缩小到31个潜在的栖息地,然后研究小组在那里放置录音机,倾听鹦鹉独特的叫声,包括“哨声、呱呱声和钟状声音”,研究小组在《对话》杂志上写道。
“然后我们对收集到的声学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取夜鹦鹉频率范围内的任何鸟类叫声。科学家们在《对话》中补充说:“潜在的探测是通过一个已知的夜间鹦鹉叫声参考库来验证的。”他们在他们选择的31个地点中的17个成功地识别了夜鹦鹉的叫声,其中10个被确定为栖息地点,因为叫声在日落之后不久和日出之前响起。
该研究的合著者、昆士兰大学的生态学家尼克·莱斯伯格(Nick Leseberg)告诉《卫报》的佩特拉·斯托克(Petra Stock),其中一只夜鹦鹉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叫声听起来像电话一样“嘀嗒嘀嗒”。另一个听起来像“丁克丁克”,类似于铃铛。
研究小组通过计算不同叫声的数量来假设夜鹦鹉的分布和鸟类的总体数量,因为个体被认为有独特的叫声。研究人员还考虑了电话的音量,这有助于确定电话的位置。然后,他们将这些结果外推到该地区58个潜在的栖息地,估计那里可能有多达20个活跃的栖息地,预计总共有40到50只鸟。
据《卫报》报道,这使得Ngururrpa土著保护区成为已知最大的夜鹦鹉聚集地,因为昆士兰州已知的夜鹦鹉数量不超过20只。
通过声音识别出夜鹦鹉后,研究小组继续使用相机陷阱研究这种濒危物种面临的威胁。他们发现澳洲野狗是该地区最常见的捕食者,但大型野狗正忙着吃野猫,研究小组怀疑野猫才是夜鹦鹉真正的主要捕食者。所以他们认为,澳洲野狗实际上是在保护夜鹦鹉的数量。
卫星图像帮助确定闪电引起的森林大火对大沙漠中的鹦鹉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护林员已经进行了战略性的土地焚烧来管理这种风险,但新的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保护栖息地的计划。夜鹦鹉也受益于人类在其环境中缺乏发展,因此研究小组认为,偏远的栖息地应该保持非工业化状态。
事实上,大沙漠“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受工业足迹影响的生态系统之一,”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地理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彼得·德·克鲁伊夫(Peter de Kruijff),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正是这些大而完整的地方让物种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因为它们有大量健康的种群,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迁徙,”他补充说。
科学家们在《对话》中写道,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保护新发现的夜鹦鹉种群,并“确保夜鹦鹉不会第二次失踪,也许是永远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