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授予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流行病学教授1100万美元,用于研究接触化学物质与痴呆之间的关系。
该项目将检测数千人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寻找农药和金属等环境化学物质的痕迹,并观察哪种化学物质在最终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类似疾病的人身上更常见。
研究的主要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环境流行病学家陈爱民说,研究的目标是“更多地了解环境对认知能力下降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潜在影响”。
研究人员将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收集的样本,这些样本是一项关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长期研究的一部分。参与者参加这项研究时的平均年龄为25岁,所以他们很快就会进入60岁,认知能力下降的迹象可能会开始出现。
陈说,掌握几十年的接触数据至关重要,因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身体特征可能在人们被诊断为记忆力减退之前10年或更长时间就出现在大脑中。他指出,通过对研究参与者在成年早期和中年时期的血液和尿液进行化学物质暴露测试,“我们可能会更好地了解痴呆症的最初触发因素和原因”。
患者群体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包括大致相同数量的白人和黑人。陈教授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黑人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但在该疾病的研究中往往代表性不足。
除了杀虫剂和金属外,研究人员还将梳理样本,寻找多氯联苯的痕迹,这种化学物质曾经存在于胶水和塑料中,以及其他来源。他们还将检测多溴联苯醚,这种物质被用于家具和地毯的阻燃材料中。
参与者还分享了他们的教育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信息,陈和他的团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这些所谓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如何影响未来患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甚至将考虑未知化学物质在痴呆风险中的潜在作用。
使用一种被称为质谱分析的分析工具,他们可以识别参与者样本中的未知化学物质。如果一种未知的化学物质或化合物在最终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人的样本中出现得更频繁,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更详细地研究这种未知物质——例如,确定它是来自环境、处方药还是饮食。
陈说:“我们想要撒一张更大的网来想象这些潜在的化合物。”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陈将与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