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当阿克塞尔?鲁达库巴纳(Axel Rudakubana)袭击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主题课堂时,整个国家几乎无法相信发生了什么。
一群26个小孩参加了本应是一件欢乐的事情,因为他们期待着暑假的到来。但当真田花拿着一把8英寸长的刀冲进房间,随意袭击这些年轻人时,这种幸福被打破了。
6岁的Bebe King、7岁的Elsie Dot Stancombe和9岁的Alice Dasilva Aguiar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另外还有8个孩子受伤。然而,悲惨的现实是,在那个决定命运的日子里,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将在他们的余生中背负着伤疤。
因此,当我们得知“真田花”至少三次被提交给政府的“防止”反恐计划时,每次都被认为不会对公众构成威胁,这就留下了许多需要回答的问题。
明明是当局的监视对象,鲁达巴那又是如何屡屡逃脱法网的呢?一个看似正常的小学生,来自一个充满爱、常去教堂的家庭,是如何变成这样一个怪物的?
据了解,袭击发生时年仅17岁的鲁达库巴纳希望效仿基地组织等组织犯下的暴行。即将到来的调查将需要看看如此年轻的人是如何以这种方式腐蚀他们的思想的,这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要关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作用。
“预防”计划是近20年前制定的,当时主要的恐怖威胁似乎来自有宗教或政治目的的有组织团体。这很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南港大屠杀的教训是,我们忽视了心怀不满的年轻人的“独狼”式袭击,这对我们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