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中,一组波兰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综述,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与皮肤病之间的联系,并研究了使用益生菌纠正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作为治疗各种皮肤病的方法。
虽然皮肤病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致命的,但它们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不适和社会耻辱,皮肤病对精神健康以及工作和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常引起皮肤病。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各种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助于皮肤病的发生和进展。
核酸测序已被广泛用于探索细菌基因,了解微生物组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以及了解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体内平衡中的关键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已被发现显著影响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确定微生物群失调在皮肤病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皮肤病治疗途径。
在本综述中,研究人员讨论了肠道微生物组的组装和组成及其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该综述报告称,肠道微生物群由超过1014种微生物组成,累计重量与人类肝脏相同。此外,来自肠道微生物组的300多万个细菌基因负责合成许多代谢物,其中一些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装和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早在产前发育阶段就获得了,微生物群谱在5岁或6岁时就建立了,并持续到成年。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健康人体肠道菌群中两个最主要的细菌分类群,它们的菌群比例和组成存在个体差异。
抗生素的使用、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压力、睡眠不当、运动和体重指数,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分布。众所周知,主要由脂肪、加工食品、糖和低纤维组成的饮食会促使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炎症。
该综述还详细研究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许多皮肤病中的作用,包括特应性皮炎、牛皮癣、痤疮和斑秃。研究报告称,特应性皮炎的慢性性质,特别是尽管药物治疗仍持续瘙痒,已被认为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并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增加有关。综述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科、双歧杆菌门、双歧杆菌门、Christensenellaceae、Clostridia、Mollicutes和Tenerticutes等细菌类群与特应性皮炎的风险呈负相关,而Anaerotruncus、Bacteroides和Bacteroidaceae与特应性皮炎的风险呈正相关。
此外,在成年期发展为特应性皮炎的病例中,肠道微生物组的α多样性较低。有胃肠道症状和无胃肠道症状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物种丰富度和类群比例也存在差异。此外,α多样性的降低也与特应性皮炎的高风险、严重程度、缓解程度和发病年龄有关。
对牛皮癣患者粪便样本的基因组检查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肠道微生物组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并且存在明显的生态失调。此外,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肠道微生物群均由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但银屑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明显较低,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的丰度明显较高。
这篇综述还讨论了大量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痤疮和斑秃的发展、症状、严重程度和进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
总而言之,这篇综述调查了大量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牛皮癣、痤疮和斑秃)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命的各个阶段,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皮肤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和进展显著相关。
此外,虽然使用益生菌缓解各种皮肤病症状的研究有限,但综述发现一些研究已经发现了积极的结果,强调需要进一步探索益生菌作为皮肤病治疗途径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