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世界诊断出超过150万前列腺癌新病例。作为许多国家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虽然主要因素是遗传的,可能与家族病史有关,但许多生活方式因素会大大增加患前列腺癌的几率。
在过去的十年里,专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报告说,我们肠道微生物群的问题,即“肠道生态失调”,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肠道细菌失衡通常是由生活方式因素和决定决定的,可导致恶性肿瘤、疾病进展和总体预后较差。然而,大多数将肠道生态失调与前列腺癌联系起来的潜在机制仍然不清楚,难以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探索了利用转基因小鼠同时研究肠道生态失调和前列腺癌的潜力。
在他们于2024年8月发表在《前列腺》杂志上的最新论文中,他们分析了有前列腺癌风险的人类与一种成熟的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之间肠道微生物群的异同。
该小组的成员包括主要作者Chisato Wakamori,讲师Marco A. De Velasco, Kazutoshi Fujita教授和hirosugu Uemura教授,他们都来自近代大学医学院。
研究人员从健康小鼠和荷瘤小鼠中提取粪便样本,从中提取细菌遗传物质,最后使用rRNA测序。然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怀疑患有不同风险水平前列腺癌的日本男性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Wakamori解释了这项研究的基本原理,他说:“老鼠在研究肠道微生物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识别人类和老鼠之间的相似性可以揭示新的机制。”
经过仔细的分析,实验显示,人类和小鼠在患有和没有前列腺癌的个体之间,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特别是,来自臭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的细菌与前列腺癌呈正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肠道细菌的代谢。
有趣的是,细菌中与辅助因子和维生素合成相关的某些代谢途径在小鼠和前列腺癌患者中更为常见。其中包括那些合成维生素B9、泛醌、维生素K1和K2以及维生素E的植物。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展示了小鼠模型如何成为研究癌症复杂起源及其对身体的复杂影响的有价值的工具。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并致力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Wakamori说:“我们的努力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可以帮助弥合人类和小鼠微生物组之间的差距。”“这些发现为某些细菌衍生的代谢物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与前列腺癌风险相关的因素,以及测试基于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来维持健康肠道微生物群的预防性治疗开辟了方便的途径。
更多信息:Chisato Wakamori等人,人类和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的跨物种分析揭示了与前列腺癌风险相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The prostate(2024)。DOI: 10.1002 / pros.24776引文:小鼠模型表明细菌衍生的代谢物可能促进前列腺癌(2024,10月8日)检索自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10-mouse-bacterial-derived-metabolites-prostate.html。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