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包括三名执法人员和一名公司董事在内的七人因涉嫌在巴生港发现的走私活动而被还押候审,据称造成了35亿令吉的漏税。
据悉,两女五男,年龄介乎30至50岁,于星期四在巴生港附近多个地点被廉署人员拘捕,行动代号为“过境行动”。
三名执法人员、三名公司雇员及一名公司董事昨日被押往布城地方法院申请还押。
裁判官Irza Zulaikah Rohanuddin批准还押三天,直到周日。
知情人士表示,相信该集团曾在海关表格上作虚假申报,以逃税。
虚假申报也被认为是他们避免必须申请许可证的一种方式,包括从马来西亚检疫和检验局(Maqis)和能源委员会申请进口某些货物的许可证
反腐调查人员已经确认,该集团的主谋是一名新加坡人。据说此人目前正在国外与家人度假。
该消息人士称:“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已经冻结了属于该公司和被拘留个人的9个银行账户。”
与此同时,反贪会副局长拿督斯里阿末胡塞里证实了逮捕行动。
他说,调查是根据2009年反贪会法令第17(b)和16(a)条文进行的。
他说:“我们还将根据2001年反洗钱法(AMLA)调查此案。”
反贪会与海关总署最近在雪兰莪州及吉隆坡进行特别行动,拘捕19辆货柜货车,怀疑载有各类进口货物。
据消息人士透露,初步调查发现,该集团拥有10多家货运公司,通过提交虚假的纳税申报来走私进口货物。
发言人说:“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发现有关的手法涉及使用多家以个人名义注册的转运公司,而这些人对进出口交易并不知情。”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样做是为了欺骗当局,使辛迪加成员能够声称他们与上述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从而逃避针对他们的任何行动。”
“据估计,该集团每月管理约3,000个集装箱。据估计,10年的运营逃税金额为35亿令吉,基于每个集装箱的最低税额为7,000令吉。
该消息人士表示:“为了逃税,该集团利用海关申报表9,将轮椅、医疗用品等非课税物品申报为虚假申报。”
调查还显示,这些“飞行集装箱”进入北港的公共许可仓库仅10至15分钟,以欺骗当局,集装箱没有经过适当的海关检查,然后分发到全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