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萤火虫专家小组已经确定了四种聚集的萤火虫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在今天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该组织使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标准评估了四种聚集的萤火虫物种的状况后发现了这个问题。
报告称,“伯爵夫人”萤火虫(Pteroptyx bearni)、“同步弯曲翼萤火虫”(Pteroptyx malaccae)、“完美同步闪光萤火虫”(Pteroptyx tener)和“非同步弯曲翼萤火虫”(Pteroptyx valida)都被认为处于“脆弱”状态。
据说,在东南亚,最壮观的闪光是来自翼萤火虫属的萤火虫近乎完美的同步闪光,通常被称为“聚集的萤火虫”。
“这些物种曾经在东南亚潮间带红树林中大量分布,现在在野外面临着灭绝的高风险,”它说。
该声明由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SSC)萤火虫专家组和全球物种生存中心发布。
它指出,对东南亚萤火虫聚集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光污染、气候变化和昆虫旅游活动。
因此,为了应对这些威胁,必须将萤火虫纳入管理行动计划,以尽量减少红树林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影响。
“减少萤火虫栖息地的光污染可以通过实施照明法规或在不使用灯时关闭灯来实现。”
它补充说:“气候变化对萤火虫栖息地的影响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环境倡议来解决,而调节和监测昆虫旅游活动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萤火虫种群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南南合作萤火虫专家组联合主席Wan Faridah Akmal Jusoh博士说,东南亚只有1%的已知物种得到了评估。
令人担忧的是,所有这些物种在不久的将来都有灭绝的危险。
“这应该是一个警钟。我们需要继续评估剩余的萤火虫物种,以便更好地规划它们的保护,”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高级讲师Wan Faridah博士说。
全球已知的萤火虫种类超过2200种,仅东南亚和印度太平洋地区就有至少400种这种神奇的甲虫。——马来西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