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食物浪费的经济成本是惊人的。据估计,每年的经济损失为366亿美元。我们的许多新鲜农产品甚至都没有进入商店,因为外观、大小或成熟度等美容原因,在农场门口就被拒绝了。
我们早就知道这个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丑”食品运动。曾经被拒绝的农产品在英国被重新命名为“不稳定的”,在法国被重新命名为“不光彩的”,在加拿大被重新命名为“天生不完美的”,在澳大利亚被重新命名为“奇怪的一群”。
虽然这些活动的存在值得称赞,但如果我们想要减少食物浪费,还有另一个主要的营销挑战——接受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
从广义上讲,这是指受极端或中等天气事件影响的农产品。干旱就是此类气候事件的一个例子,据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将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
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类似于“丑陋”的食物,因为它们通常更小、畸形或表面有缺陷。
但与“丑陋”的食物相比,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的味道和质地可能大不相同。
在干旱的影响下,苹果可能会变得更甜,颗粒更细,辣椒更辣,洋葱更辣。在轻度或中度干旱的情况下,这些农产品仍可食用。
我们最近的研究指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许多消费者倾向于完全避免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当价格是一个因素,他们不会选择没有折扣。
但是我们的研究也为如何鼓励购买这类农产品提供了建议——包括强调受气候影响农产品的“适应力”的营销信息。
我们对购买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消费者进行了两个独立的选择实验。一个样本来自澳大利亚学生,另一个样本来自更广泛的澳大利亚人口。
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模拟购物环境的八种不同的苹果选择,这些苹果被描述为一系列不同的属性,包括硬度、甜度、外观和大小。
这些苹果还被贴上了价格标签,以及它们是在超市还是农贸市场出售的信息。所有受气候影响的苹果都被贴上了“适应力”的标签:“适应力强的苹果——在干旱中幸存了下来”。
我们试图研究农产品的“感官”特性——它影响我们不同感官的方式——以及对农民的同情程度如何影响消费者选择受气候影响农产品的意愿,以及他们愿意为此支付多少钱。
我们发现,当苹果的硬度、大小和美观性很重要,而对农民的同情心较低时,消费者倾向于避免购买受气候影响的产品。相反,他们选择了价格更高的未受影响的替代品(甜味没有观察到这种影响)。
这一发现可能并不令人惊讶,但仍值得关注。如果农民不能将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重新用于制作酱料、果酱、冰沙或动物饲料,这些农产品就无法进入供应链,最终可能成为废物。
以前针对“丑”水果和蔬菜的运动可能也不会对这个问题有多大帮助。这些宣传活动强调产品的原味和质感。营销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
当价格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时,他们会选择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而不管他们对农民的同情程度如何。但他们只愿意以折扣价购买。
这似乎是一个更积极的结果。但是,消费者对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总是会打折的期望,可能会使利润率较低的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并降低其作为一种仍然可用的资源的价值。
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当“韧性”的信息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时,他们更倾向于考虑受气候影响的苹果。即使在他们对农民的同理心较低时也是如此。
这表明,当同理心失效时,利用强调“适应力”的营销信息可能是另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我们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探索哪种类型的“弹性”信息可以鼓励购买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
多年来,澳大利亚人已经习惯了只期待美观的水果和蔬菜。
鉴于极端天气事件在未来不太可能变得不那么频繁,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可能会继续存在。如果我们想让消费者接受它,我们需要围绕它不同的味道和质地进行不舒服的对话,并重新思考我们愿意接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