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和芬兰部分地区的一种北日耳曼语
瑞典语是一种母语为北日耳曼语的语言,至少有1000万人,主要是在瑞典和芬兰的部分地区,在那里它与芬兰语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它与挪威语和丹麦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理解的,尽管相互理解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的方言和口音。由于语调、口音和语调上的差异,瑞典人通常更容易理解书面的挪威语和丹麦语。瑞典语是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后裔,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是维京时代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民族的共同语言。它的使用者比任何其他北日耳曼语言都多。
标准瑞典语是19世纪由瑞典中部方言演变而来的民族语言,大多数瑞典人都说标准瑞典语,到20世纪初已经确立。虽然仍然存在明显的地区变体和农村方言,但书面语言是统一和规范的。
瑞典语是北欧国家使用最多的语言,也是欧洲第14大语言,仅次于希腊语。它是芬兰使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芬兰的共同官方语言。
瑞典语在爱沙尼亚也有历史意义,尽管说爱沙尼亚瑞典语的人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相反,它是在瑞典侨民中使用的,最著名的是在挪威奥斯陆,有超过5万瑞典居民。
分类
瑞典语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属于日耳曼语系的北日耳曼语系。在既定的分类中,它与丹麦语一起属于东斯堪的纳维亚语,与包括法罗语、冰岛语和挪威语的西斯堪的纳维亚语分开。然而,最近的分析将北日耳曼语言分为两类:岛屿斯堪的纳维亚语(法罗语和冰岛语)和大陆斯堪的纳维亚语(丹麦语、挪威语和瑞典语),这是由于在过去的一千年中,东斯堪的纳维亚语(尤其是丹麦语)对挪威语的严重影响和法罗语和冰岛语的分化而产生的。
根据相互理解的许多一般标准,欧洲大陆的斯堪的纳维亚语很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共同的斯堪的纳维亚语的方言。然而,由于几百年的有时很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激烈竞争,包括一系列的战争从16到18世纪,和民族主义思想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有独立的语言文字方案,字典,语法,和监管机构。因此,丹麦语、挪威语和瑞典语从语言学的角度更准确地描述为斯堪的纳维亚语(北日耳曼语)的方言连续体,以及一些方言,例如那些在挪威和瑞典的边界上,特别是Bohusl?n、达尔斯兰、西V?rmland、西达拉那、H?rjedalen、J?mtland和斯堪尼亚的部分地区,可以描述为国家标准语言的中间方言。
由于地理距离和历史上的隔离,瑞典语的发音在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即便如此,词汇已经标准化到一个水平,使瑞典的方言几乎完全相互理解。
历史
在8世纪,斯堪的那维亚的通用日耳曼语言,原始的诺斯堪的那维亚语演变成古诺斯堪的那维亚语。这种语言经历了更多的变化,但并没有传播到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导致了两种相似的方言的出现:古西挪威语(挪威、法罗群岛和冰岛)和古东挪威语(丹麦和瑞典)。瑞典说的古东挪威语的方言被称为符文瑞典语,而丹麦的方言被称为符文丹麦语。方言被描述为“符文”,因为文本的主体出现在符文字母表中。与原始挪威语不同的是,原始挪威语是用古老的未来萨克字母表书写的,而古挪威语是用只有16个字母的年轻未来萨克字母表书写的。由于符文的数量有限,一些符文被用于一系列的音素。
从1200年起,丹麦的方言开始与瑞典的方言发生分化。丹麦创造了一系列较小的方言边界,或称isoglosses,从南部的西兰到北部的诺兰、sterbotten和芬兰西北部,这些创新不均衡地传播开来。
早期将符文丹麦语从古东挪威语的其他方言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变化是双元音i变为单元音é,如stinn变为sténn“stone”。这反映在北欧文字的铭文中,年长的人读的是stain,而年长的人读的是stin。du er中的au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der“dead”中的au。这种变化在北欧文的铭文中表现为从tautr到tutr的变化。此外,y复合元音变成了一个长而紧密的,就像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中表示“岛屿”的单词一样。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这些创新也影响了大部分北欧瑞典语地区,除了Mlardalen北部和东部的方言,那里的双元音仍然存在于偏远地区。
古瑞典语(瑞典语:fornsvenska)是中世纪瑞典语的术语。开始日期通常设置为1225年,因为据信这是V?stg?talagen(“V?stg?ta定律”)首次编制。它是那个时期用拉丁文书写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也是最古老的瑞典法典。老瑞典语分为?ldre fornsvenska(1225-1375)和yngre fornsvenska(1375-1526),“年长的”和“年轻的”老瑞典语。在这一时期,基督教会和各种修道会的建立带来了重要的外部影响,引入了许多希腊语和拉丁语外来词。随着13世纪末14世纪初汉萨势力的崛起,中低地德语变得非常有影响力。汉萨同盟为瑞典的商业和行政部门提供了大量讲德语的移民。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瑞典中世纪社会中相当有影响力的成员,并把他们的母语中的术语纳入了词汇中。除了大量用于战争、贸易、行政等领域的外来词外,还引入了一般语法后缀甚至连词。该联盟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丹麦语(当时的丹麦语比今天的语言更相似)的影响。
早期的古瑞典语与现代语言明显不同,它有更复杂的大小写结构,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耳曼三性别系统。名词、形容词、代词和某些数词在四种情况下发生屈折变化;除了现存的主格,还有属格(后来的所有格)、与格和宾格。性别制度与现代德国相似,有男性、女性和中性。男性和女性性别后来被合并成一个共同的性别与名词构成动词的后缀和定冠词的巢穴,相比之下与中性性别等价物et和检波动词系统也更复杂:当务之急包括虚拟语气和情绪和动词结合根据人以及数量。到了16世纪,口语化口语和世俗文学的案例和性别系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为现代瑞典的两种案例和两种性别。
北欧国家的拉丁文字的一个过渡变化是把字母组合“ae”作为? r,有时把它拼成A ',尽管人与人之间和地区之间有所不同。“ao”的组合同样也被译成了“”。1495年约翰·格尔森出版的《Aff dy?ffwlsens fr?stilse》(“受魔鬼的诱惑”)中首次使用了新的字母。
现代瑞典语(瑞典语:nysvenska)始于印刷机的出现和欧洲改革。在掌权后,新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下令将《圣经》翻译成瑞典语。《新约》于1526年出版,随后在1541年出版了《圣经》的完整译本,通常被称为古斯塔夫·瓦萨《圣经》,这个译本被认为是非常成功和有影响力的,在后续的版本中都有修订,直到1917年它仍然是最常见的圣经译本。主要的翻译家是Laurentius andreletter和Laurentius和Olaus Petri兄弟。
《瓦萨圣经》通常被认为是新旧之间的合理妥协;虽然没有遵循当时的口语化,但它在使用古语形式方面并不过于保守。这是朝着更加一致的瑞典拼字法迈出的重要一步。它确立了元音“?”、“?”和“?”的使用,并将“kk”拼写为“ck”,这可能是有意将其与丹麦《圣经》区分开来,因为两国之间正在进行的竞争。这三位译者都来自瑞典中部,这通常被认为是为新圣经增加了特定的瑞典中部特色。
虽然《圣经》的翻译似乎为正字法标准树立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先例,但在20世纪剩下的时间里,拼写实际上变得更加不一致。直到17世纪,拼写才开始被讨论,大约在第一个语法被写出来的时候。在这个时期,资本化还没有标准化。这取决于作者和他们的背景。那些受德语影响的人把所有的名词都大写,而其他人则很少大写。由于印刷《圣经》时使用的是哥特式字体或黑体字,所以也不总是很明显哪些字母是大写的。这种字体一直使用到18世纪中期,后来逐渐被一种拉丁字体(通常是古字体)所取代。
包括今天的瑞典语在内的这一时期在语言学上被称为nusvenska(文学,“现在的瑞典语”),始于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它见证了语言的民主化,以一种不那么正式的书面形式接近口语。公立学校系统的发展也导致了所谓的boksvenska(字面意思是“瑞典书”)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人阶级中,拼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音,尤其是在官方场合。19世纪最后几十年,随着瑞典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一批新的作家在瑞典文学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许多学者、政治家和其他公众人物对新兴的民族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诗人古斯塔夫?Fr?ding、诺贝尔奖得主塞尔玛?Lagerl?f和激进作家、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等多产作家。
在20世纪,所有瑞典人都可以使用一种通用的、标准化的国家语言。1906年拼写改革时,正字法终于稳定下来,几乎完全统一,只有一些小的偏差。除了动词的复数形式和句法略有不同,特别是在书面语中,瑞典语和今天的瑞典语是一样的。20世纪50年代,复数动词形式在正式写作中逐渐减少,并从所有官方推荐中删除。
瑞典语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即所谓的du-reformen (u-reform)。以前,称呼社会地位相同或更高的人的正确方式是头衔和姓氏。使用herr(“先生”或“先生”),fru(“夫人”或“夫人”)或fr?ken(“小姐”)被认为是与不知道职业、学术头衔或军衔的陌生人交谈的唯一可接受的方式。听者最好以第三人称称呼,这一事实倾向于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口语交流进一步复杂化。在20世纪早期,曾有人试图用标准的第二人称复数代词“ni”(意为“尼”)来代替称呼,但没有成功,这与法语中的“vous”类似。(Cf过程区别)。最后,“Ni”被用作单数第二人称“du”的一个不太熟悉的形式,用来称呼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随着瑞典社会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自由化和激进化,这些阶级差别变得不那么重要,du成为标准,甚至在正式和官方场合。虽然改革不是任何集中的政治法令,而是社会态度彻底改变的结果,但它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今天,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ni作为一种礼貌的称呼形式,特别是在年长的说话者中。
地理分布
瑞典语是瑞典唯一的官方语言,也是芬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还有芬兰语)。截至2006年,它是83%的瑞典居民的唯一母语。2007年,大约5.5%(约290,000)的芬兰人口以瑞典语为母语,部分原因是1808-1809年芬兰战争后,俄罗斯吞并了芬兰。芬兰瑞典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芬兰南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区和群岛。在其中一些地区,瑞典语是主要语言;在19个城市,其中16个位于?land,瑞典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land县是芬兰的一个自治区。
据粗略估计,截至2010年,在瑞典和芬兰以外的地区有多达30万讲瑞典语的人。人口最多的是美国(多达10万)、英国、西班牙和德国(各约3万),剩下的10万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超过300万人将瑞典语作为第二语言,其中约241万人在芬兰。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44%的芬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母语不是瑞典语,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熟练地使用瑞典语进行对话。由于斯堪的纳维亚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当一部分讲丹麦语的人,特别是挪威语的人能够理解瑞典语。
北欧国家之间有相当多的移民,但由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芬兰语除外),移居国外的人通常很快被同化,作为一个群体并不突出。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大约有67000名5岁以上的人说瑞典语,但没有任何关于语言熟练程度的信息。同样,200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加拿大有16915人说瑞典语。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据估计,英国伦敦地区居住着大约4万名瑞典人。在瑞典和芬兰以外,大约有4万名活跃的学习者在学习瑞典语课程。
瑞典语是瑞典的主要官方语言。瑞典语也是芬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在瑞典,英语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地方和州政府,以及大多数教育系统,但在2009年之前,它只是一种事实上的主要语言,在法律上没有正式地位。2005年曾提出一项将瑞典语列为官方语言的法案,但由于未能配对成功,该法案以145比147的微弱优势未获通过。2008年3月,一个专家委员会向瑞典文化部提交了一项更广泛的语言法提案,指定瑞典语为该国的主要语言,并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随后由瑞典议会颁布,并于2009年7月1日生效。
瑞典语是land(芬兰主权下的一个自治省)的唯一官方语言,其26000居民中的绝大多数将瑞典语作为第一语言。在整个芬兰,瑞典语是两种“国家”语言之一,在国家层面上与芬兰语(大多数人使用)具有相同的官方地位,在一些城市是官方语言。
瑞典语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北欧理事会的工作语言之一。根据《北欧语言公约》,说瑞典语的北欧国家公民在与其他北欧国家的官方机构交流时,有机会使用本国语言,而无需承担口译或笔译费用。
瑞典语言委员会是瑞典瑞典语的监管机构,但并不试图加强对语言的控制,例如Académie fran?aise对法语的控制。然而,许多组织和机构要求在官方场合使用委员会的出版物Svenska skrivregler,否则就被视为事实上的正字法标准。在组成瑞典语言委员会的众多组织中,成立于1786年的瑞典学院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它的主要工具是拼写词典Svenska Akademiens ordlista (SAOL,目前已是第14版)和词典Svenska Akademiens Ordbok,此外还有各种语法、拼写和风格手册。虽然字典有一个说明性的元素,但它们主要描述当前的用法。
在芬兰,芬兰语言研究所的一个特殊分支机构具有官方地位,是芬兰瑞典语的监管机构。它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保持瑞典语言的可读性。它出版了一本关于芬兰和瑞典瑞典语差异的词典Finlandssvensk ordbok。
从13世纪到20世纪,爱沙尼亚有讲瑞典语的社区,尤其是在岛上沿着波罗的海海岸,这些社区今天都已经消失了。说瑞典语的少数民族在议会中有代表,并有权在议会辩论中使用他们的母语。在18世纪早期爱沙尼亚被俄罗斯帝国占领后,大约1000名讲爱沙尼亚语的瑞典语者被迫向乌克兰南部进军,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村庄Gammalsvenskby(“旧瑞典村庄”)。村子里的一些老年人仍然说瑞典方言,过瑞典日历上的节日,尽管他们的方言很可能面临灭绝。
从1918年到1940年,爱沙尼亚独立后,瑞典的小社区得到了良好的待遇。瑞典人占多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使用瑞典语作为行政语言,瑞典-爱沙尼亚文化也在上升。然而,大多数说瑞典语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逃到了瑞典,也就是在1944年苏联军队入侵爱沙尼亚之前。剩下的演讲者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