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大利亚到肯尼亚再到墨西哥的海岸线上,世界上许多色彩缤纷的珊瑚礁都变成了幽灵般的白色。科学家们于本周一(4月15日)表示,这是过去30年来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
根据世界顶级珊瑚礁监测机构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珊瑚礁观察组织的数据,自2023年2月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使海洋表层海水变暖,至少54个国家和地区的珊瑚礁出现了大规模白化。
白化是由水温异常引发的,水温异常会导致珊瑚排出生活在其组织中的彩色藻类。没有藻类的帮助将营养物质输送给珊瑚,珊瑚就无法生存。
珊瑚礁观察协调员德里克·曼泽洛说:“全球海洋中超过54%的珊瑚礁地区正在经历白化水平的热应激。”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ICRI)联合宣布了最新的全球白化事件。ICRI是一个全球政府间保护伙伴关系。对于一个被认为是全球性的事件,在365天的时间内,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海洋盆地都必须发生严重的白化。
与今年的白化事件一样,1998年、2010年和2014-2017年的前三次白化事件也与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相吻合,这种气候模式通常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和气候变化的加剧,过去一年的海洋表面温度打破了1979年以来的记录。
珊瑚是群居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碳酸钙分泌物形成坚硬的保护性支架,为许多色彩鲜艳的单细胞藻类提供了家园。
科学家们担心,世界上许多珊瑚礁将无法从持续的高温压力中恢复过来。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洛伦佐·阿尔瓦雷斯-菲利普说:“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我们和科学界来说都是新的。”
阿尔瓦雷斯-菲利普补充说:“我们还不能预测珊瑚受到的压力有多严重,”即使它们能在直接的热压力下存活下来。
先前的科学模型预测,当全球变暖比工业化前的温度高出1.5摄氏度时,世界上70%到90%的珊瑚礁可能会消失。迄今为止,全球气温已上升了约1.2摄氏度。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ited natio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专家们认为,气温上升1.2摄氏度就足以严重影响珊瑚礁,“大多数现有证据表明,在这个温度下,以珊瑚为主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今年的全球白化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科学家们的担忧,即珊瑚正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一个现实的解释是,我们已经越过了珊瑚礁的临界点,”生态学家大卫·奥布拉说,他在肯尼亚蒙巴萨负责印度洋东非沿海海洋研究与发展。
Obura补充说:“它们的数量正在下降,除非我们真正停止二氧化碳的排放,否则我们无法阻止。”二氧化碳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据ICRI科学网络2020年的评估,珊瑚礁估计每年提供约2.7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其好处包括吸引游客、保护沿海社区免受风暴潮侵袭,以及支持沿海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