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在重塑世界,加剧了健康、就业、教育和人身安全方面的全球挑战。然而,世界各国领导人往往忽视了气候危机真正触及人们要害的地方:住房。
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威胁着现有住房,而且推高了建造和维护安全、体面住房的成本。仁人家园通过我们在70多个国家的工作,亲眼目睹了低收入家庭——尽管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最小——往往首当其冲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生活在贫民窟和其他非正式住区的10多亿人来说,情况尤其如此。
但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如果我们停下来真正倾听,听听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并投入大规模的努力,使更多的家庭安全、健康和有弹性,这些社区就有解决方案。
赌注再高不过了。到2050年,气候移民可能使全球超过2.15亿人流离失所,对低收入和快速城市化国家的影响最大。与大多数受气候影响的社区将迁移到高收入国家的担忧相反,大多数人仍留在自己的境内,许多人居住在非正式定居点的劣质房屋中。这些地区已经很容易受到气候影响,随着流离失所者在那里定居,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给有限的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都处于气候危机的中心——既助长了这个问题,又拥有减轻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潜力。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建筑环境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其中住宅建筑占总排放量的17%。随着地球变暖和气候灾害加剧,住房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不仅在减少排放方面,而且在为受影响最严重的人提供稳定和安全方面。
世界领导人有机会——我认为也有义务——关注气候移民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对这一因素视而不见,就会错过解决气候挑战以及经济发展、卫生和教育等关键问题的一大难题。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可以称之为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带来许多可衡量的结果。即使是最简单的避难所也会极大地影响住在那里的人的生活轨迹。然而,对于生活在非正式定居点的数百万家庭来说,住房往往缺乏基本服务、土地保有权保障和气候适应能力。这些挑战令人生畏,但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独特的机会。通过投资为非正式住区的居民提供适当的住房,我们不仅将解决道义上的责任,而且还将开启建设可持续和公平未来的最明智和最具影响力的战略之一。
最近代表仁人家园进行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住房是促进福祉和可持续性的有力催化剂。它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收入、健康和教育,对非正式住区居民和更广泛的社会都有影响。如果对非正规住区的住房进行大规模改造,一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将增加10.5%,入学儿童人数将增加4160万。
虽然住房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是明确的,但世界各国领导人继续忽视获得适当住房作为适应和减缓工具的问题。
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s)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基石,阐明了各国在《巴黎协定》下减少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承诺。然而,只有21%的国家在其国家自主贡献中表现出对住房部门的高级别承诺,而刚刚超过60%的国家根本没有将住房列为优先事项。
这是一个明显的疏忽。以住房为中心的方法,使社区和家庭适应气候影响,包括全面改造贫民窟,对于气候行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这些战略不仅涉及气候适应能力,而且为改善健康、教育和经济成果提供了途径。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仁人家园调整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在世界各地,Habitat建造和翻新房屋,增加可持续自然资源和建筑实践的使用,同时减少房屋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扩大这些努力,我们敦促七国集团领导人在其气候行动中承认并支持住房减缓和适应,特别是在非正式住区方面。通过投资住房解决方案,各国可以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进展,同时建立更具抵御力、可持续和公平的社区。
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家等于更好的健康、安全和保障,是家庭和地球更美好未来的基础。